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网站文章

百年治旱今梦圆——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 浏览:115 时间:2023-08-24

水是农业的“血脉”。来宾市地处桂中平原,却因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了旱区。红水河从区域内穿越而过,但由于田高水低,沿岸群众只能望水兴叹,解决用水问题一直是桂中百姓的百年“治旱梦”。

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正式评审,最终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工程前期项目立项、批复工作揭开了崭新一页。

历时10多年的建设,我市乡村逐步形成了主干渠道连接田间毛渠的水利网络,实现近600公里水利灌溉的“大动脉”与“毛细血管”的连通,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 破解“桂中旱片”难题

桂中治旱工程是广西农业的“天字号”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工程的建设,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牵动着全市各族人民。

2011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建立联系推进协调工作机制,安排1名自治区领导专门协调推进;

2019年,自治区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建设攻坚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破解难题,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2022年10月,594公里的骨干渠系全部建成,工程基本完工。自治区按照“建好、管好、用好”思路,建立以泵站为中心、辐射运行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编制融合一二三产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将渠系建构物纳入人大立法规划,提供永续法律保障,进一步有序高效的衔接后续管理运行工作;

……

“一定要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桂中治旱工程!”今年5月25日,市委书记何朝建深入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施工现场调研时强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督导,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理顺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措施、强化奖惩督办等措施,狠抓工程建设。

同时,开展项目建设“两年攻坚”和“通水攻坚”行动,成立市级督战专班、设置通水攻坚办公室、建立市领导联系标段专门协调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容缺机制”,攻坚克难,切实解决多个“卡脖子”问题。

截至10月28日,干渠205公里、41条支渠(389公里)已完工,并于12月15日通过通水验收,实现主体工程全线通水目标,百年“治旱梦”将圆。

发挥效益 稳住“桂中粮仓”安全

“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后,将极大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条件,我们要用好水资源,充分发挥好这项民心工程的作用。”来宾乐滩建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兴宾区、忻城县、合山市正大力推进农田“旱改水”工作,已完成立项约17万亩,灌区内预计可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提高粮食产量17.1万吨。

扩大“水资源”优势,除了稳粮增收,还将实现67.58万亩“双高”甘蔗基地水利化,亩产由5吨增至8吨;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8万亩,产值28亿元;新增生态水产示范区1.9万亩,产值8亿元。这既提升耕地质量,又有效补充水田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助力改“旱”为“水”、变“荒”为“田”。

随着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进入运行阶段,将全面发挥效益,为群众谋幸福。“今年6月以来,桂中治旱工程的水渠陆续通了几次水,让我的农田和甘蔗地得到了及时灌溉,现在甘蔗明显长得更高了。”10月25日,正在桂中治旱工程兴宾夏至支渠忙着抽水灌溉的村民韦大哥喜出望外地说。

强化管理 写好“桂中沃野”文章

“桂中治旱工程是‘国字号’民生工程,一定要把工程建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优质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1月25日,在桂中治旱灌区工程指挥部专题会议上,何朝建提出的要求便是给予群众解决农田缺水难题最好的“定心丸”。

我市以迎接桂中治旱工程竣工为契机,全面革新水资源规划利用的理念,重新审视每一个工程、水库、渠道,充分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让农业的“血液”润泽更广阔的田地。

引得活水来,奋力促发展。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好桂中治旱工程的建设成果,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引导千亩以上规模、万户以上农户参与“稻稻+菜+豆+肥”农产品经济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加快中西部区域连片开发9万亩“旱改水”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旅经济,建设成“南菜北运”“南果北运”农产品示范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红色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农旅景点。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我市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四星级示范区,以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为纽带,推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户,与第三方智囊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将多元化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实效,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如在土地集约度较高的兴宾区一带,推动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助推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完成5个示范点建设招标工作,建成后可新增农业产业效益约5亿元,旅游产业效益约1300万元。

桂中治旱,百年圆梦。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正式通水运行后,将把源源不断的红水河截流引入到田间地头,从而实现桂中人民的百年“治旱梦”。

(本报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来宾日报记者 温梁可 通讯员 孙友权

桂中治旱工程总干渠末端通过分水闸分流,向南、北干渠至支渠、分支渠输水。

北干三标施工期间及渡槽建成的对比图。

北干三标施工期间及渡槽建成的对比图。

南干一标红水河渡槽施工期间及建成后的对比图。

南干一标红水河渡槽施工期间及建成后的对比图。

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前后,对促进耕地提质改造、灌溉农田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前后,对促进耕地提质改造、灌溉农田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地址 · ADDRESS

地址:建邺区新城科技园嘉陵江东街18号2层

邮箱:309474043@qq.Com

点击查看更多案例

联系 · CALL TEL

400-8793-956

售后专线:025-65016872

业务QQ:309474043    售后QQ:1850555641

©南京安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71769号-4  网站地图